Official Name:
郑家堡长城2段ZhengJiaBaoChangCheng2DuanOur Name:
边墙 / BianQiang
Other Name:
/
Period:明
/ Ming Dynasty 1368~1644
Location: 甘肃省,金昌市,永昌县,起点:朱王堡镇郑家堡村东北约11千米止点:朱王堡镇郑家堡村东北侧12千米 / GanSuSheng,JinChangShi,YongChangXian,QiDianZhuWangBaoZhenZhengJiaBaoCunDongBeiYue11QianMiZhiDianZhuWangBaoZhenZhengJiaBaoCunDongBeiCe12QianMi
[
Looking Local List]
Details:长城类别:墙体
起点经纬高度:东经:102° 40′ 北纬:38° 20′ 海拔:1448
终点经纬高度:东经:102° 38′ 北纬:38° 19′ 海拔:1455
墙体走向:总体走向由东北向西南方向延伸。
墙体类别及构筑方式:黄土夹杂细小沙石夯筑而成。
墙体类别:土墙
结构特点及构筑方式:无典型剖面。在自然基础上人工夯筑。墙体底宽3.50米一4.50米,顶宽0.50米一3.50米,残高0.60米一3.70米,夯层厚0.18米一0.25米。
本段起自第0008点,止于第0034点,全长2272米。据保存现状共分为21个自然段。先后出现郑家堡1号敌台(第0009点),郑家堡2号敌台(第0025点)。
第一自然段:起自第0008点,止于第0012点,全长310米。该段墙体整体保存一般。墙体两侧被淤沙堙埋呈脊垄状延伸,剖面三角形,残高1.2米一2米,上宽1米一1.80米,底宽因被流沙堙埋不明。
第0009点是郑家堡1号敌台,附设围墙,墙体从敌台与围墙(墩院)之间穿过。
从起点至184米处,墙体南侧因人为取沙而裸露15米。
从起点延伸至265米处,墙体南侧有一组呈链条状南北排列的8个燧体,与墙体呈90度“T”形相接。燧体由北向南排序,依次为1至8号,由黄土夯筑而成,夯层厚0.20米一0.25米,现已基本损毁,其高度和体量不详。损毁原因:一是自然风化严重,二是每个燧体都被当作古墓葬盗挖过。在燧体底部盗坑中裸露出砌筑土坯,土坯为模制,长0.40米,宽0.20米,厚0.10米。其中第7号燧体残存较多,顶部残宽0.90米一1.40米,底宽3.0米,残高2.20米。其它燧体仅存底部,底宽4米一5米,残高0.60米一1.20米,燧体间距9米-11米,总长102米。南端第8号燧体为第0010点,燧体北端与墙体相接,接点为第0011点。
第二自然段:起自第0012点,止于第0013点,全长7米,墙体消失。是人为开挖便道所毁。
第三自然段:起自第0013点,止于第0015点,全长243米。该段墙体整体保存一般。其中,第0014点为此自然段拐点,由此墙体向南呈40度角,转为东北向西南偏南转向延伸。
第四自然段:起自第0015点,止于第0016点,全长9米,墙体消失。是人为开挖便道所致,此段落处有1道由东南至西北向延伸的10KV高压线路与墙体相交。
第五自然段:起自第0016点,止于第0017点,全长84米。该段墙体整体保存一般。墙体自然风化严重,两侧淤沙有坡状堆积,形成脊垄状,剖面呈三角形,底宽2米一3.50米,顶宽0.40米一1.80米,残高1.20米一2米。
第六自然段:起自第0017点,止于第0018点,全长7.5米,墙体消失,被时令洪水河冲毁。
第七自然段:起自第0018点,止于第0019点,全长181米,该段墙体整体保存一般。墙体呈两面斜坡,因淤沙堙埋,底宽不详,顶宽0.40米一2米,残高1米一1.80米。
第八旗自然段:起自第0019点,止于第0020点,全长14米,墙体消失。是洪水冲刷和人为开挖共毁,现有行车便道通过。
第九自然段:起自第0020点,止于第0021点,全长35米。该段墙体整体保存一般。墙体南侧有10米长的淤沙被当地居民挖取,使墙体裸露,墙再次受到风雨侵蚀,残高1.20米一2米,底宽2米一3.50米,顶宽0.40米一1.80米。
第十自然段:起自第0021点,止于第0022点,全长19米,墙体消失,被时令河冲毁。
第十一自然段:起自第0022点,止于第0023点。全长73米。该段墙体保存较差。因淤沙堙埋,形成斜坡脊垄状延伸。剖面呈三角形,底宽不详,顶宽0.40米一2米,残高1米一1.80米。
第十二自然段:起自第0023点,止于第0024点,全长9米。墙体消失。墙体被洪水冲毁,现有一条干河床由此穿过。
第十三自然段:起自第0024点,止于第0026点,全长52米。该段墙体保存较差。起点处建有郑家堡2号敌台,敌台为第0025点。此段墙体皆被两侧淤沙堙埋,呈高低起伏两面斜坡的脊垄状延伸,剖面呈三角形,夯层、底宽不详,上宽0.40米一2米,残高1米一1.80米。
第十四自然段:起自第0026点,止于第0027点,全长13米。墙体消失。墙体被洪水冲毁,现有一条干河床由此穿过。
第十五自然段:起自第0027点,止于第0028点,全长191.5米。该段墙体保存较差。墙体两侧皆被淤沙堙埋,呈高地起伏脊垄状延伸。剖面呈三角形,夯层、底宽不详,上宽0.40米一2米,残高1米一1.80米。
第十六自然段:起自第0028点,止于第0029点,全长13米。墙体消失。墙体被洪水冲毁,现有一条干河床由此穿过。
第十七自然段:起自第0029点,止于第0030点,全长50米。该段墙体保存较差。墙体剖面呈三角形,夯层、底宽不详,顶宽0.40米一2米,残高1米一1.80米。
第十八自然段:起自第0030点,止于第0031点,全长78米。墙体消失。墙体被洪水冲毁,现有一条干河床由此穿过。
第十九自然段:起自第0031点,止于第0032点,全长369米。该段墙体保存较差。此段墙体两侧皆被淤沙堙埋,呈脊垄状延伸。剖面呈三角形,夯层、底宽不详,顶宽0.50米一1.80米,残高1米一2米。
第二十自然段:起自第0032点,止于第0033点。全长88米。墙体消失。墙体为洪水冲刷和人为开挖共毁,现有一条干涸河床和一条便车道由此穿过。
第二十一自然段:起自第0033点,止于第0034点。全长426米。该段墙体保存较差。墙体两侧皆被淤沙堙埋,呈脊垄状延伸,剖面呈三角形形,夯层、底宽不详,顶宽0.40米一2米,残高1米一1.80米。
第0034点为此段墙体的止点,也是郑家堡3段长城的起点。
现状:
Type:土墙 Rammed earth wall
Protection Level:
Content:
Memo:
Other Records:
Distribution:
visit location in Tianditu Map[recommend] Distribution:
visit location in Tencent QQ Map Distribution:
visit location in Google MapDistribution:
visit location in Baidu MapNational ID:620321382101170002
Action:[
Save in Data Basket ]
Picture:
Click the thumbnail to view the Big Pic. Click the Big Pic to Hide the Big Pic
Photo Link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