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
您
访问
长城小站
!!
您当前的位置:
长城专题
->
长城数据库系统
->
长城文献资料库
[
登录
]/[
注册
]
长城文献资料库
志愿者入口
[使用说明]
·带
图标的图书,表明在库中有全文。
·带
图标的图书,表明有外部参考链接。
·带
图标的图书,表明在库中有PDF下载。
[相关链接]
欢迎访问小站长城数据库系列:
·
中国长城建筑数据库
·
中国长城地理信息系统
·
长城小站谷歌长城专题
·
中国长城碑刻铭刻数据库
·
历史年表
·
长城法律公文库
·
长城景区数据库
·
长城专家库
·
长城视频数据库
·
小站图书室
·
边墙史料书库
.. 阿伦主编
·
小站首页
长城文献资料库
分类浏览:
学科
地域
发表时间
年代
作者
期刊
排行
最新评论
最新更新
图书信息
《试评长城的积极作用》
作 者:
宋兆魁
甘肃省定西市安定区白碌中心小学
出 处:
发展
2009年第12期
发表时间:2009-12-01
文 摘:
长城是中华民族的象征,是人类最伟大的工程之一,它包含着丰富的历史价值和深刻的历史内涵。长城反映了古代军事家深谋远虑的军事思想,折射出东亚文明发祥地光辉灿烂的文化,即一个优秀的民族所具备的高度发达的农业文明对牧业文明的优势地位,以及对民族融合的巨大推动作用。
关 键 词:
长城
文化
融合
文明
正 文:
一、长城的文化作用
北边的游牧民族刚迈进奴隶社会门槛时,中原王朝已进入了封建社会,游牧民族纷纷南下,挥戈跃马在中原地区掠夺先进的文化以补充和发展自己,大批被掠去的奴隶,其中有一部分是拥有先进中原文化的学者,他们将中原先进的文化传向遥远 ……
您需要在登录后才能查看全文内容,请您点此登录或者进行新用户注册...>>
简单注册后,即能免费阅读1000多篇长城相关的论文,欢迎您注册为长城小站的用户,参与我们的交流!
参考文献:
[1]彭曦.战国秦长城考察与研究[M].西北大学出版社,1990:160.182.
[2]汉书.匈奴传.摘自长城文化网[Z].
[3]朱绍候.中国古代史[Z].福建人民出版社.
(作者单位:甘肃省定西市安定区白碌中心小学)
[
返回
]
评论
发言请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
用户名:
密码:
若不填用户名,则显示留言者为[匿名]。若填写用户名与密码,则会进行认证并登录(该登录状态不能保留,当浏览器关闭后登录结束,如需保留登陆状态,
点此登陆
)。如果只写用户名不写密码,则显示为“[未验证] 您输入的用户名。”,匿名或者未验证的留言将不可编辑、删除
验证码:
请在左侧框中输入右侧图中的字母或者数字,如看不清请单击刷新
标 题:
评 论:
表 情:
留言总数0帖 页次:1/0 每页:20条